對于交叉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,線路達到阻抗匹配意味著環線線路上只有行波電流,不會產生反射。此時在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測速定位系統中,接收線圈在全程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上方位置,可接收到無失真的感應信號。在唐山中低速磁浮列車試驗線上鋪設了1000m的交叉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,在終端匹配阻值的電阻,對基于相位鑒別的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測速定位系統進行了測試,全程接收線圈感應信號幅值變化規則,未發現幅值畸變和相位畸變,說明長距離感應環線反射作用影響較小,匹配達到要求。
國外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早,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應用。日本的HSST磁浮列車系統正是通過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技術來實現列車定位和車地通信。HSST列車軌道中央鋪設內有交叉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(用于速度檢測)的模式帶(類似扁平電纜),列車通過車載的3個感應器(天線)接收地面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內的信息,再將這3個信息組合即可計算出列車的速度。線路中央鋪設的模式帶中不僅有用于速度檢測的交叉感應線,還包括ATCTD (列車占用檢查)、ATO通信用的感應環線。